关注我们

扫描微信,随时获得最新资讯

成都市龙泉驿区春节前后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来源:成都市龙泉驿区就业服务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1-02-01

□ 陈杨 刘佳

                                   

一、基本情况

去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围绕农民工就近就业、技能提升、创业指导、政策宣传、权益维护等方面,全力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截止目前,全区2.5万名农民工,已返乡703人,其中从省外返乡231人,省内返乡472人,无返乡农民工感染病例。走访慰问农民工552人;为516名农民工兑付工资730万元;办理身份证、护照等各类证照服务1062人次;提供免费wifi等出行服务8515人次;开展农民工专场线上线下招聘会8场,提供1.2万余条岗位信息;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将会逐渐成为务工主流,预计区域性返岗将集中在2月中下旬,返乡自主创业10人左右。

二、特色问题分析

(一)当前就业形势基本判断

2020年,受国内外疫情、市场、行业等多重因素影响,龙泉驿区就业形势出现了小幅波动,但总体可控。从新增就业来看,2020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53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7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从失业动态监测数据来看,2020年,全区80家监测企业岗位总数从31535个降至31481个,减少54个,同比减少0.17%;新招525人,减员579人;劳务派遣新增151人,减少101人,监测岗位总量呈稳定趋势。从我区参保数据来看,全区参保总企业数11138户(不含个体工商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35万人,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0.96%,7.99%,就业形势呈现逐月回暖、稳中向好的趋势。

(二)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少。由于受原有教育水平影响,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人才短缺,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严重不足,这已经成为制约辖区城乡劳动者就业的一大难题。文化素质的差异,决定了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靠出卖体力或技能要求简单工作,且工薪待遇普遍不高。

二是结构性就业矛盾较为突出,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现象客观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直接表现就是“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有些求职者多次到劳动力市场找工作,由于技能单一、年龄偏大、找工作只想找收入高工作轻松的单位等原因,造成长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与此同时,招聘单位的一些专业岗位多次招不到人员,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现象交织存在。

三是信息发布渠道与农民工群体信息获取途径不对称。农民工就业的渠道狭窄,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很多不会通过政府、媒体、新兴媒介以及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等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亲戚、朋友、同乡介绍等方式进城务工,用工单位通过张贴广告或其他方式招工,信息未及时共享。加之技能单一、照顾家庭成员、不愿意吃苦、薪资要求过高等原因,导致有就业意愿的农民工无法跟上新形势下用工单位的要求造成就业困难。

三、节后农民工就业形势及意见建议

(一)节后就业形势分析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2021年全区整体就业形势依旧严峻,但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经济产业持续拉动,经济回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就业形势将持续保持平稳。

一是制造业承压转型,持续带动就业。成都经开区顺应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支持区内整车企业布局研发设计、采购销售等价值链中高端环节,聚力推进捷达等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项目落地;鼓励区内整车企业借鉴沃尔沃体验中心经验,加强包装策划,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依托塑米科技等新兴产业,加强引育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物流业等领域产业电商,打造产业电商高地。将带动产业从业人员就业质量持续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不断优化。预测新的一年,我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能进一步发挥主导产业功能,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是服务业稳步回暖,就业贡献逐步加大。成都经开区依托东安湖CAZ片区开发,以威马、城东国际商务综合体等重大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研发总部、高端商务、会展产业;借势体育赛会效应,加快布局体育赛事、体育医疗、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突出生态和文化本地优势,加快建设“华侨城.锦绣天府”项目,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围绕山泉民宿群、洛带古镇等片区,大力发展首店名店经济、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假日经济等新兴消费业态,将成都经开区的独特区位优势与文化底蕴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创造新的岗位,满足城乡劳动群众的就业需求。

三是新经济创新拉动,促进各类群体充分就业。推出五大技能培训平台上万门课程,重点针对网络直播、电商行业等新经济服务业工种,培育新经济所需人才;将区内创业大赛与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针对培育孵化的新经济类型的创业项目,及时跟进人力资源需求;加强与区内新经济企业的联系,从技能培训、创业培育、用工保障、惠企政策落实等多方面,为新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实现就业协同新经济良好发展,促进城乡群众充分就业。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抢抓机遇促转移,释放动能促进就业。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合机遇,“东进”战略机遇和“大运会”赛事机遇,围绕东安新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地铁TOD等区域,推动提供岗位多、带动就业好、吸纳就业强的项目加速落地,高标准推进高端商务、特色文旅、优质餐饮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释放就业动能,积极共享区域人力资源信息,推动规模化转移就业,促进区域内农民工群体就近就地就业。

二是精准发力抓培育,技能提升素质就业。组织技能技术薄弱的困难群体参与家政服务、餐厅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等初级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实用技能;针对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工群体,组织开展汽车维修、电工等技术性强的中高端技能培训,以发放补贴鼓励技术技能提升,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就业。

三是引凤归巢强扶持,创业引领带动就业。依托区“9+X”创新创业平台联盟优质资源,积极组织开展项目推介、经营诊断、行业前瞻、创业讲座等平台活动,帮助农民工创业者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升企业存活率,扩大经营规模,带动居民就业增收。

四是聚焦重点优服务,政策保障稳定就业。加大援企政策宣传力度,由“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积极发挥社保岗位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政策、培训补贴等就业专项资金保就业作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充分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就业援助基地、公益性企业及养老机构安置等方式,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及毕业五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托底就业。(作者系成都市龙泉驿区就业服务管理局)